在城市道路升级改造中,混凝土改铺沥青路面已成为提升道路使用性能与行车舒适性的主流选择。深圳作为高速发展的现代化都市,对道路品质要求极高。我们凭借多年沥青路面施工经验,为您提供专业、高效、规范的混凝土改铺沥青路面施工服务,以下是详细施工流程。
一、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施工前,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收集原有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图纸、施工资料等,全面了解路面结构、使用年限、病害情况等信息。同时,重点标注道路上井盖的位置、类型、规格,分析井盖与周边路面的高差及病害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相关规范与标准,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安全保障措施等,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每位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流程与技术要求,特别是井盖提升的具体操作规范。
2. 材料准备
严格筛选优质沥青、粗细集料、矿粉等原材料。沥青选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 – 2020)要求的道路石油沥青,确保其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指标满足施工标准;集料采用质地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的石灰岩或玄武岩,其级配、压碎值、磨耗值等指标需符合规范要求;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从矿粉仓流出,且亲水系数小于 1。此外,准备好用于井盖周边填充、加固的高强度砂浆、钢筋等材料,所有原材料进场前均需进行严格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按规定妥善储存,防止材料受潮、变质。
3. 设备准备
配备齐全且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设备,包括铣刨机、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摊铺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洒水车等。同时,准备专门用于井盖提升的设备,如液压提升机、切割机等。施工前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调试与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满足施工需求。准备好必要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平整度仪等,用于施工过程中的测量与质量检测。
4. 现场准备
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拆除道路范围内的障碍物,如广告牌、电线杆、绿化带等。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与安全警示标志,封闭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安全与交通疏导。对原有混凝土路面进行全面调查,标记出破损、裂缝、沉陷等病害位置,同时,对井盖的现状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井盖是否松动、破损,井盖周边混凝土是否开裂、下沉等,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二、旧混凝土路面拆除与处理
1. 旧路面拆除
采用铣刨机对旧混凝土路面进行铣刨作业,铣刨深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为 1 – 5cm。铣刨过程中,控制铣刨机的行进速度与铣刨深度,确保铣刨面平整、均匀,避免出现啃边、漏铣等现象。在接近井盖周边时,放缓铣刨速度,避免损伤井盖设施。铣刨后的废料及时用自卸汽车运离施工现场,统一进行处理。
2. 病害处理
对旧混凝土路面存在的裂缝、坑槽、沉陷等病害进行针对性处理。对于宽度小于 5mm 的裂缝,采用灌缝胶进行灌缝处理;宽度大于 5mm 的裂缝,先将裂缝两侧的混凝土凿除,形成规则的凹槽,清理干净后填入沥青混凝土并压实;对于坑槽,将坑槽内的松散混凝土清除,四周切成垂直面,然后用沥青混凝土分层回填压实;对于沉陷区域,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再重新浇筑混凝土或回填合适的材料并压实。
提升井盖处理:对井盖周边松动、破损的混凝土进行凿除,凿除范围以井盖周边 30 – 50cm 为宜,深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需凿除至坚实基层。清理凿除后的杂物,检查井盖与井座的连接情况,如有松动,采用高强度螺栓重新紧固。使用液压提升机将井盖提升至与设计沥青路面标高一致,提升过程中,通过水准仪实时监测井盖标高,确保提升精度。若井盖存在破损,及时进行更换。
3. 基层清理与整平
旧路面拆除与病害处理完成后,用扫帚、吹风机等工具将基层表面的灰尘、杂物、松散颗粒等清理干净,确保基层表面洁净、干燥。对基层表面不平整的部位进行整平处理,采用细石混凝土或沥青砂进行填补,并用压路机压实,使基层平整度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在井盖周边,采用高强度砂浆进行填充、找平,确保井盖周边基层与整体基层平齐,且砂浆填充密实。
三、透层与粘层施工
1. 透层施工
在基层清理干净且表面干燥后,及时喷洒透层油。透层油采用液体沥青或乳化沥青,其规格与用量根据基层类型与沥青面层类型确定,一般用量为 0.7 – 1.5L/㎡。喷洒透层油采用沥青洒布车进行,洒布过程中控制洒布速度与洒布量,确保洒布均匀,不出现漏洒、堆积现象。在井盖周边,采用人工涂刷的方式,确保透层油均匀覆盖,洒布后,封闭交通,待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一般渗透时间不少于 24 小时。
2. 粘层施工
在透层油施工完成且验收合格后,进行粘层油喷洒。粘层油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等,其用量为 0.3 – 0.6L/㎡。粘层油的喷洒方法与透层油相同,确保粘层油均匀洒布在透层油表面,以增强沥青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在井盖周边,同样采用人工涂刷的方式,确保粘层油充分覆盖,粘层油洒布后,尽快进行沥青面层摊铺,防止粘层油被污染。
3.玻纤格栅
根据现场和图纸要求是否铺设玻纤格栅以及其它材料应力消减层。
四、沥青混合料摊铺
1. 沥青混合料拌制
根据设计配合比,在沥青搅拌站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严格控制拌和温度与拌和时间,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 150 – 170℃,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 10 – 30℃,矿粉不加热;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一般不少于 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 5 – 10s。拌和过程中,对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沥青混合料运输
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的车厢应清扫干净,并涂刷一层隔离剂,防止混合料粘在车厢上。运输过程中,用篷布覆盖混合料,以保温、防雨、防污染。运料车应根据拌和站的生产能力与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合理安排,确保摊铺机连续、均匀摊铺,避免出现停机待料现象。
3. 沥青混合料摊铺
采用沥青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摊铺前,对摊铺机进行调试,确保摊铺机的熨平板宽度、高度、拱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并预热熨平板至 100℃左右。摊铺过程中,控制摊铺机的行进速度,一般为 2 – 6m/min,保持匀速、连续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温度控制在 130 – 160℃,摊铺厚度根据设计要求与试验段确定,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或非接触式平衡梁控制方式,确保摊铺平整度与高程符合要求。
在井盖周边摊铺时,安排专人进行辅助作业,人工将沥青混合料摊铺至井盖周边,确保井盖周边沥青混合料摊铺密实、平整,与整体摊铺面衔接自然。相邻两幅摊铺时,应有 5 – 10cm 的重叠宽度,上下层的搭接位置应错开 20cm 以上。
五、沥青路面压实
1. 初压
初压应在紧跟摊铺机后进行,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 1 – 2 遍。初压温度不低于 120℃,碾压速度为 1.5 – 2km/h。碾压时,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 1/3 – 1/2 轮宽,压完全幅为一遍。在井盖周边,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平板夯进行压实,确保井盖周边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达到要求,初压后,及时检查平整度与路拱,如有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及时进行修整。
2. 复压
复压紧跟初压之后进行,采用振动压路机或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复压应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种类与层厚选择合适的压路机与碾压方式,一般振动压路机碾压 3 – 4 遍,胶轮压路机碾压 4 – 6 遍。复压温度不低于 100℃,碾压速度为 2 – 4km/h。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先开振后起步,先停振后停机,避免出现推移、拥包等现象。在井盖周边,继续采用小型压实设备进行重点压实,确保井盖周边压实度与整体路面一致,复压是压实的关键环节,应确保沥青路面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
3. 终压
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 1 – 2 遍,以消除轮迹,使路面表面平整、光滑。终压温度不低于 80℃,碾压速度为 2 – 3km/h。终压完成后,待路面温度降至 50℃以下,方可开放交通。在井盖周边,仔细检查井盖与周边路面的平顺性,如有高差,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井盖与路面衔接平顺,不影响行车安全与舒适性。
六、接缝处理
1. 纵向接缝处理
当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时,纵向接缝采用热接缝。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 10 – 20cm 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待后摊铺部分完成后,一起跨缝碾压,碾压时,压路机应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上,伸入新铺混合料的宽度为 15cm 左右,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 15 – 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混合料上碾压为止。当不得不采用冷接缝时,应将已摊铺的混合料留下 10 – 20cm 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待后摊铺部分完成后,将缝边切割整齐,清除干净,涂刷粘层油后再进行跨缝碾压。在井盖周边的纵向接缝处理过程中,注意保持井盖周边的压实度与平整度,确保接缝处与井盖衔接良好。
2. 横向接缝处理
横向接缝采用平接缝或斜接缝。平接缝应在摊铺结束后,趁尚未冷却时垂直切割端部厚度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切割后,将切口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涂刷粘层油,然后铺筑新混合料。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一般为 0.4 – 0.8m,搭接处应清扫干净并洒粘层油,斜接缝应充分压实并搭接平整。在井盖周边的横向接缝处理时,同样要保证井盖周边的施工质量,使井盖与横向接缝处的路面过渡自然、平顺。
七、质量检验与验收
1. 施工过程质量检验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与标准对各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原材料检验、沥青混合料性能检验、基层平整度与压实度检验、沥青路面摊铺厚度、平整度、压实度、渗水系数等指标检验。同时,重点对井盖的提升高度、井盖与周边路面的高差、井盖周边的压实度等进行检验,每道工序完成后,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对检验不合格的部位,及时进行返工处理。
2. 竣工验收
施工完成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工程质量资料检查、路面外观检查、路面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等。路面外观应平整、密实,无裂缝、松散、坑槽、拥包等缺陷;路面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与相关规范标准。特别检查井盖与周边路面的平顺性、井盖的开启与关闭是否灵活、井盖与井座的连接是否牢固等。经竣工验收合格后,工程正式交付使用。
我们始终秉持 “质量先行、安全至上、诚信服务” 的理念,以精湛的施工工艺、先进的设备、严格的质量管控,为深圳及周边地区提供优质的混凝土改铺沥青路面施工服务,助力城市道路品质提升,为市民创造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2076690号-9